前些日子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在臺灣舉辦 2015 年的新品巡迴展演,筆者也有幸受邀前往參觀,不得不說心裡有股悸動,除了在於能夠近距離一睹新錶的精湛工藝之外,更是因為這個品牌是筆者心目中的夢幻逸品;尤其今年江詩丹頓針對創立 260 周年推出的精彩作品,實際摸過看過以後,更加堅定我心中的信念:有錢的話,一定要買一支江詩丹頓。


Harmony 系列原本是江詩丹頓在 2016 年才要推出的全新系列,不過為了慶祝 260 周年而提前現身,先行推出了 7 只 260 周年紀念款;此系列的特色在於枕型錶殼與新的計時機芯,設計靈感來自於 20 世紀 20 年代後期江詩丹頓所推出的首款計時碼錶,枕型外觀的弧線錶殼、方圓形的錶圈設計,再結合上圓形錶鏡,兼具方正與圓潤的線條美感,對比品牌主打酒桶造型的 Malte 馬爾他系列來說,個人覺得 Harmony 系列更適合東方人的腕徑。

Harmony 系列 260 周年紀念款中受到現場媒體一致好評的是超薄高級複雜計時腕錶(型號:5400S),同時也是這 7 款周年紀念款中定價最高、最複雜的作品,其搭載的 3500 自動上錬機芯,僅 5.2mm 的厚度獲得「最薄單按把雙追針計時自動上鍊機芯」的紀錄;之所以能這麼薄,在於江詩丹頓採用外環形自動盤,這應該也是江詩丹頓品牌歷史中首度採用外環型自動盤的作品。
3500 自動上錬機芯由 459 枚零件組成,當中部份零件甚至僅有 3/100mm,而除了單按把雙追針支外,並包含著橫向耦合式離合裝置的「摩擦」技術,可讓計時功能被啟動時運行更為順暢;另一方面,外環形自動盤除了讓機芯纖薄、更為一覽無遺外,上頭還有以 Fleurisanne 浮雕裝飾工藝呈現的藤蔓形紋路,而這也是 7 款周年紀念款上才有的裝飾。



Harmony 系列單按把計時陀飛輪腕錶(型號:5100S)同樣搭載全新創制的 3200 手動上錬機芯,雖然結合了陀飛輪裝置與單按把計時兩大複雜功能,不過江詩丹頓選擇馭繁為簡、僅呈現 45 分鐘積分盤,並將視覺集中在陀飛輪裝置上,此舉充分詮釋了複雜功能的純粹美感。
3200 手動上錬機芯的華麗錶橋與複雜結構,維持江詩丹頓的藝術美學與精湛做工,繁複的錶橋優雅交錯,同時在陀飛輪橋板也有雕刻 260 周年紀念圖案;另一方面,一般來說陀飛輪框架的動力都由秒針齒輪驅動,然而江詩丹頓在此改採運轉秒針的一個跨齒輪提供動力,並取消秒針指示,得以完整欣賞陀飛輪運作之美。


而 Harmony 系列計時碼錶(型號:5300S)所搭載的 3300 機芯,是這次全新研發的計時機芯中所謂的「基礎款」,外型則是重現 1928 年的一款江詩丹頓作品;粉紅金枕形錶殼,帶有小時、分鐘顯示功能,6 點位置設有小秒針,並配備單按鈕計時功能、脈搏計刻度以及動力儲存顯示。錶盤外緣設有深紅色脈搏計刻度,以 30 次脈搏跳動為計量單位,其靈感源於歷史上的醫用腕錶,並向 1928 年的原型之作致敬。


Harmony 系列計時小型號(型號:5005S)是江詩丹頓專為女性設計的計時腕錶,37 x 46.6mm 的 18K 5N 粉紅金錶殼,錶圈上裝飾著 84 顆、總重約 1.2 克拉的圓鑽,並搭配暖灰色密西西比鱷魚皮錶帶,展現無上的柔美質感。所搭載 1142 機芯是名機 1141 的後繼型號,承繼上一代的優異性能錶現,1142 手上鍊計時機芯將振頻從過去的 2.5 赫茲提升至 3 赫茲(21,600 次/小時),動力儲存為 48 小時,而擺輪夾板上則裝飾 260 週年紀念款專屬的原創渦卷形圖紋,並與所有 Harmony 系列的計時機芯一樣,這款腕錶的導柱輪螺釘也採用了江詩丹頓標誌性的馬爾他十字形徽號。

在 260 周年紀念款中還有一款兩地時間腕錶,提供男、女錶選擇,其 2460DT 自動上鍊機芯是全新研發的成果,在功能配置上小巧靈活,為中央大三針指示,加上分別位居 4、8 點鐘方向的兩地時間與日夜顯示,在辨別時間上相當方便;同時,機芯更配備停秒裝置,能更精準、簡易地操作校時設定。
